RWD響應式網頁:網站架構怎麼選?

0 what is RWD

 

現在「人手一機」的時代,手機已經成為大家上網的主要裝置,根據 Statista 2024 年底的最新統計,全球網站流量有高達 62.54% 的比例是來自手機,顯示出手機版網站的趨勢和重要性。

 

此外,Google 也早在 2015 年起就開始把 SEO 的重點轉向「手機搜尋」,像是行動裝置優先索引(Mobile-First Indexing)這套演算法,代表 Google 會根據網站的手機版本進行索引與排名大家一定要把網站的「手機版」做好,否則將會直接影響到網站 SEO 表現。

 

手機版網站的優化包含許多項目(SEO 業界我們叫做 行動裝置優化),這篇文章要談的是「手機版網站的架構選擇」,常見的設計方法主要有「響應式網頁設計(Responsive Web Design,簡稱 RWD)」以及「自適應網頁設計(Adaptive Web Design,簡稱 AWD)」這兩類,我們會詳細分析各自的優缺點、對 SEO 的影響、以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項。

 

 

這篇文章會由 Harris 先生顧問團隊維護、並且由 Harris 進行監修。

最後編修日期:2025 年 2 月

 

RWD 響應式網頁設計(Responsive Web Design)

 

1 RWD 1

 

響應式網頁(Responsive Web Design)也稱為回應式網頁設計、或簡稱 RWD,只要開發一套網頁程式、使用同一個網址,透過 RWD 技術,就能讓網頁隨著使用者的螢幕尺寸、解析度、方向等變化,自動改變網頁的版面配置和物件大小,不管是使用電腦、手機、平板任何裝置,都能有良好的瀏覽體驗。

 

RWD sample

 

如上圖所示,使用 RWD 架構的網頁就像是「水」一樣,當我們調整視窗的尺寸,網頁的排版、文字位置、物件大小也會自動跟著重新排列,不容易出現跑版、超出螢幕、難以閱讀的狀況。舉例來說,在寬版的電腦螢幕瀏覽時,物件是從左到右水平排列;而當畫面縮放到一定的窄度時(像是以手機螢幕瀏覽),物件則變成從上到下垂直排列,自動排出最合適的呈現方式。

 

RWD 是 Google 推薦使用的網頁設計方式,由於電腦版和手機版網站是共用一套 HTML 程式碼,網址也是一樣的,基本上在 SEO 上比較不容易出現問題,它的優缺點如下:

 

  • RWD 網頁優點:只要維護一套程式碼就好,更新網站時比較方便有效率,在 SEO 上也不容易出現重複內容、轉址錯誤等問題
  • RWD 網頁缺點:為了讓網頁能同時符合電腦版與手機版瀏覽體驗,RWD 網頁通常較難支援太過複雜的版面設計,或是高度客製化、互動性強的功能

 

 

 

 

AWD 自適應網頁設計(Adaptive Web Design)

 

3 AWD

 

AWD(Adaptive Web Design)中文叫做「自適應網頁設計」,是比較早期且傳統的網頁設計概念,和 RWD 響應式網頁主要差別在於,AWD 會針對不同裝置和不同的螢幕尺寸,開發獨立的 HTML 程式碼、量身設計不同的網頁版面,例如電腦版、手機版、平板版各自對應不同的 HTML 和排版,當使用者進入網站時,伺服器端會根據裝置的螢幕尺寸,加載對應的 HTML 版本。

 

  • AWD 網頁優點:可以針對不同裝置,靈活設計適合的排版和功能,適合功能複雜的網站
  • AWD 網頁缺點:要維護多個版本的 HTML,維護成本高

 

AWD 是一種網頁設計概念,若要採用 AWD,又可以分為「獨立網址 Separate URLs 」、「動態服務 Dynamic Serving」這兩種實作技術,以下詳細介紹兩者的差異:

 

 

▍技術 1:獨立網址(Separate URLs)

 

4 Separate URLs

 

獨立網址的設計(Separate URLs)我們在業界俗稱叫做「大小網」,設計上是把電腦版和手機版當作兩個獨立網頁來看,HTML 和網址都是不一樣的(通常手機版網址前面會是 m),例如:

 

  • 電腦版網址:https://www.yesharris.com/
  • 手機版網址:https://m.yesharris.com/

 

網站伺服器系統會偵測使用者裝置類型(User-Agent),將網站導向對應的網址,舉例來說:當瀏覽裝置是電腦時,系統會將使用者導向電腦版網站的 www.yesharris.com ;反之,則會導向到 m.yesharris.com 這個手機版網站的網址。

 

獨立網址設計的好處是,可以針對不同裝置的網頁單獨進行優化和調整,但實務上也有幾個缺點需要注意:

 

 

▶ 缺點 1:如果網站系統沒有做好裝置偵測和轉址設定,就有可能發生「使用者在電腦版進入 m.example.com 的手機版網址,網頁瀏覽體驗變得不好 」的狀況。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在別人用手機傳網址給我們,但我們用電腦版打開,會發現網址錯誤打不開、或是網頁跑版難以瀏覽(如下圖)。

 

(若網站有做好裝置偵測和設定,當透過電腦進入 m.yesharris.com,就會自動被轉址到電腦版的 www.yesharris.com )

 

5 Separate URLs

 

 

▶ 缺點 2:獨立網址的設計並不像 RWD 架構會自動調整網頁排版,所以在電腦上調整視窗尺寸時,網頁上的物件和版面並不會自動縮放或重新排列(如下圖),容易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方便,進而增加跳出率。

 

AWD sample

 

 

▶ 缺點 3:獨立網址在 SEO 優化上會比較麻煩一點,因為電腦版和手機版網頁的內容相似、網址卻不一樣,Google 有可能認不出它們是同個網站,而判定為重複內容、進而影響網頁排名。所以在 SEO 優化上會需要使用 rel=”canonical” 標籤來告訴 Google 哪個才是主要版本,避免這個狀況發生。

備註:關於 canonical 標記的建議做法,可以參考 Google 官方文件喔!

 

 

 

 

▍技術2:動態服務(Dynamic Serving)

 

7 Dynamic Serving

 

動態服務(Dynamic Serving)與上面提到的獨立網址設計相同,會分別為電腦版、手機版設計 HTML 和排版,但差別在於所有裝置都使用一樣的網址,換句話說,手機使用者和電腦使用者雖然都是進入同一個網址的頁面,但看到的頁面排版和內容可能會有所不同。它的運作流程大致是這樣:

 

使用者進入網頁(都是同一個網址)→ 系統伺服器判斷裝置類型,加載對應的 HTML 版本 → 使用者在前台瀏覽網站

 

動態服務架構的優勢在於,可以針對不同裝置設計出不同的排版、內容、打造更適合的瀏覽體驗,也因為網址不變,不太會出現重複內容的問題,在 SEO 優化上較不麻煩。許多 AWD 網頁設計都會採用動態服務這種架構,像是 Amazon 和 Google 旗下的許多網站。

 

 

 

手機版網站架構比較,你適合使用哪一種?

 

介紹了這麼多專有名詞,那到底要怎麼選擇適合的手機版架構呢?我們先來統整一下這些手機版網站架構的差別。

 

(備註:表格中沒有 AWD,是因為 AWD 是一種設計概念,可以用「獨立網址」和「動態服務」兩種技術來執行,所以精確一點我們會用「獨立網址」和「動態服務」來比較網站架構。)

 

 

比較項目響應式設計 RWD獨立網址動態服務
HTML共用一套不同裝置獨立設計不同裝置獨立設計
在不同裝置的網址不變兩種版本網址不變
UI 設計彈性較低較高較高
維護成本低,
只需維護一套 HTML
高,
需管理多個 HTML 版本
高,
需管理多個 HTML 版本
SEO 優化設定符合 Mobile Friendly 即可,通常不需特別做其他優化,也是 Google 推薦的架構較麻煩,需額外設定 Canonical 標記符合 Mobile Friendly 即可,通常不需特別做其他優化
使用者體驗佳,適合現代人多裝置、跨裝置的瀏覽習慣較差,不適合跨裝置瀏覽,也容易出現縮放困難、跑版的狀況佳,能提供不同裝置使用者最適合的排版和功能
適用情境功能簡單的網站,例如部落格、B2B 形象網站功能較複雜的網站功能較複雜的網站,希望針對不同裝置提供不同內容,但又能維持單一網址

 

由於「獨立網址」在使用者體驗和設定上不方便,現在比較主流的網站架構主要是「RWD 響應式設計」和「動態服務」,兩個方法都各有優點,大家在評估要使用哪一種架構時,可以從「網站類型、維護人力、預算」這三大面向來考量:

 

 

▍從「網站類型」評估

 

▶ RWD 響應式設計:如果你的網站規模不大、版面設計不複雜、功能相對單純、不需要太多互動元素,例如 B2B 形象網站、個人部落格、中小型電商、新聞媒體網站,會很適合使用 RWD 的架構,不但維護起來方便、跨裝置瀏覽體驗良好、也能在各個裝置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。

 

▶ Dynamic Serving 動態服務:如果你的網站規模較大、需要高度客製化的功能、希望針對不同裝置提供不同的介面和操作方法,例如社群平台、影音平台、遊戲平台、航空公司網站、租屋網站、金融服務網站、大型電商網站,就會更適合使用動態服務的架構,較能確保電腦版和手機版都能有順暢的 UI/UX 體驗,同時也能提升載入效能。

 

 

 

▍從「維護人力」評估

 

▶ RWD 響應式設計:適合人力有限的中小型企業(例如只有行銷人員),因為只需要維護一套 HTML,如果你是使用 WordPress、SHOPLINE、Shopify 等等第三方架站平台,通常內建 RWD 模板,後台操作介面都很直觀,由行銷人員來維護管理即可,基本上不太需要工程師協助。

 

▶ Dynamic Serving 動態服務:適合有工程團隊的中大型企業,因為要管理多個版本的 HTML,確保每次網站更新時各裝置的版本都要正確,通常會需要前端和後端工程師來維運。

 

 

 

▍從「預算」評估

 

▶ RWD 響應式設計:只需要開發一套 HTML,開發費用相對較低(套版網站約 2 萬起跳、客製化網站約 5 萬起跳)。

 

▶ Dynamic Serving 動態服務:需要為不同裝置開發不同的 HTML 版本,開發工作量大,不只單次開發和設計的費用都比較高(約 20 萬起跳)、後續也要長期投入維護成本。

 

 

 

為什麼做 SEO 推薦使用 RWD?

 

看到這邊,你可能會有疑問:「以 SEO 優化的角度來看,建議使用哪一種網站架構呢?」

 

其實「RWD 響應式網頁、獨立網址、動態服務」這三種架構,只要有做好相關設定和處理,SEO 都是可以被優化的。一定要比較的話,RWD 響應式網頁是更加 SEO-Friendly 的選擇,主要有這幾個好處:

 

➊ 節省爬取額度(Crawl Budget)

爬取額度是指,Google 在爬每個網站時只會給你一定的時間額度,額度到了就會離開。而 RWD 網站的優勢在於,Google 只需要爬取一組 HTML,就能一次擷取電腦版/手機版/平板版網站上的內容,不像「獨立網址」或「動態服務」需要額外爬取每一個裝置的 HTML。當爬取效率變高,就能更快的爬到網站重要頁面和新發布的內容。

 

 

➋ 手機版網頁體驗良好

Google 相當重視手機版的使用者體驗,在 2023 年「行動裝置優先索引 Mobile First Indexing」演算法全面實施後,手機版體驗更是會直接影響網站的 SEO 表現。而使用 RWD 網站的優點是,系統會自動根據手機螢幕大小調整版面,比較不會發生文字太小、按鈕距離太近、畫面跑版……這些體驗不良的狀況。

 

 

➌ 同一個網址能集中權重

使用 RWD 技術的網站,在不同裝置上都是使用相同的網址,因此所有的流量和反向連結都會累積在同一個網址上,可以把網頁權重集中,讓 Google 更容易理解這個網頁的價值,提升 SEO 排名。(Dynamic Serving 動態服務也有這個優點)

 

最後也要釐清一下,雖然 RWD 響應式網頁的 SEO 優點比較多、也是 Google 推薦使用的架構,但  RWD 本身並不是直接影響 SEO 排名的因素,使用 RWD 網不代表排名一定比較好喔!以上介紹的幾個優點,只要你有做好相關設定,即便是獨立網址或動態服務也能達成,只是優化上會比較麻煩而已。

 

 

 

 

使用 RWD 的注意事項

 

當然 RWD 響應式設計也不是完美無缺,在使用上還是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:

 

➊ 網站速度優化

RWD 網頁的電腦版、手機版、平板版都是共用同一套 HTML 程式碼,如果沒有做好優化,可能會導致手機版和電腦版載入相同的資源(例如圖片、CSS、JavaScript),造成網站載入的負擔、讓網站速度變慢。網站速度影響的層面很多,包括 SEO 排名、Google 爬取額度、使用者體驗等等,可以採取這些方法來優化網站速度:

 

  • 圖片使用 WebP 格式:WebP 是 Google 推出圖檔格式,檔案比常見的 JPEG、PNG 小很多, 可以加快網頁載入速度

 

  • 減少不必要的 CSS 和 JavaScript: 由於 RWD 網頁共用相同的 HTML,可能會導致手機版載入過多不必要的 CSS 和 JavaScript(例如「滑鼠停留效果」只有電腦版才需要),建議透過CSS Media Queries 技術,來控制不同裝置載入對應的 CSS,這部分需要請工程師協助處理。

 

更多網站速度優化的做法,可以參考我們這篇文章「SEO重點項目:網站速度測試、速度優化指南

 

 

➋ 網頁設計盡量簡潔

RWD 網頁需要適應不同裝置與螢幕尺寸,在設計上盡量以「簡單、方便閱讀、好操作」為原則:

  • 避免過多的動畫效果
  • 避免太過複雜的排版
  • 避免大量的區塊、多欄位設計,因為手機版適合單欄式由上往下閱讀
  • 欄位與物件寬度以「百分比」來設定(100% 就等於符合螢幕寬度),避免設定固定尺寸造成不同裝置跑版的狀況

 

 

➌ 測試上要更仔細

RWD 網頁使用同一套 HTML,沒有為各個裝置量身設計適合的版面,因此在測試的時候就需要更加仔細,針對不同尺寸和解析度的裝置(例如電腦、平板、不同型號的手機、不同瀏覽器)做檢查,以下是需要注意的項目:

 

  • 手機版底部是否有「水平滾動條」?有的話代表畫面超出螢幕範圍了
  • 手機版文字會不會太小?建議字級至少要 16px 以上
  • 手機版按鈕方便點擊嗎?建議長寬尺寸都要超過 48px
  • 圖片可以正常縮放嗎?
  • 載入速度正常嗎?有沒有不必要的 CSS 和 JavaScript?(透過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來檢測)

 

 

最後總結一下,如果你的網站沒有太複雜的介面和功能需求,盡量用「RWD 響應式設計」的網頁架構就好,因為 RWD 對 SEO 來說相對友善且簡單,原則上只要顧好行動裝置友善(Mobile Friendly),就不太會有什麼問題。而若網站需要高度客製化的功能和版面,才建議你使用 AWD 的「獨立式網頁」或「動態服務」。

 

如果大家不太清楚自己的網站適合的技術,也建議直接和網站設計公司討論(推薦 isFrom 億次方iBest 愛貝斯都是很有經驗的團隊),他們通常會針對不同需求提供各個解決方案,讓你更了解所需的預算和差異喔:)

 

你可能也想看

你可能也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