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Analytics 《UTM 網址產生器》實作攻略
Google Analytics 網址產生器為 Google 專用的標記系統(俗稱 UTM 標記) ,用來協助行銷人員追蹤行銷成效,也是 Google Analytics 的初學者必學的功能之一。
加入網址參數,就可以更改特定流量的來源、媒介,連掃描 QR code 的流量也能精準追蹤
Google Analytics網址產生器的應用
在 GA 的實務中,有時會碰到流量無法歸類的情況,配合網址產生器可以將流量精準歸類。
舉例來說,若你的網站有配合 Facebook 社群網站的經營,所有來自於 Facebook 貼文的流量都會呈現 facebook.com / referral,但只是看到 facebook.com/referral 是不夠的,你需要知道哪篇貼文成效比較好。除了 Facebook 之外,如果你有經營 E-Mail、Line,你也會想知道哪一則的 E-Mail/Line 貼文成效最好,但你的 Line 或 E-Mail 內的連結若沒有透過網址產生器來處理,其實是非常難觀察成效的,這時候使用網址產生器可以把每一篇 Facebook 貼文 / E-Mail / Line 貼文帶來的流量都進行歸類,協助你了解各貼文的成效。
使用Google Analytics網址產生器
經常我們用來源、媒介這兩個維度來分析流量。
來源是指流量來自於哪個網域進來、媒介則是指流量從該網域的哪種途徑進來
(若你不清楚維度是甚麼,請參考 “5分鐘搞懂Google Analytics的指標、維度 “ 。)
假設我今天進行行銷活動都是透過 E-Mail ,但我想將所有 E-Mail 行銷活動的來源、媒介更改為 email / subscription
這時候,就是用網址產生器產生出帶有utm tag 的網址參數
網址產生器實際操作方式非常簡單,只要把目標網址放進產生器裡面,填上資訊就會自動產生出來。Google Analytics 網址產生器網址請點我
點開網址產生器之後,會看到如上圖的畫面
將你想發出去的 E-Mail 連結輸入在第一欄”Website URL”,並且在來源(Campaign Source)、媒介(Campaign Medium)的欄位輸入你能辨認出來的名稱
如上圖,我輸入我的網址 – > https://www.yesharris.com/direct-traffic/
接著因為是 E-Mail 的發送,我希望在報表內可以一目瞭然的知道是 E-Mail 流量,所以上圖可以看到,我來源就設定 email、媒介則是 subscription、廣告活動內容設定10_ci_traffic_structure (事實上怎麼設定都可以,只要你在 GA 報表內認得就好)
接著你就可以在同一個網頁下方的區塊,找到產生出來的網址:
你可以看到,我的網址 https://www.yesharris.com/direct-traffic/ 後面帶了一整串的utm 標記 (網址參數)
https://www.yesharris.com/direct-traffic/?utm_source=email&utm_medium=subscription&utm_campaign=10_ci_traffic_structure
裡面分別有source (來源) 、medium(媒介) 、campaign(廣告活動)
而每個utm 標記後面的值則是我剛剛在產生器所輸入的內容,來源我設置的是email
你就會在那一長串的網址參數中看到 utm_source=email
這一串網址並不會影響訪客點擊的到達頁面,但這段參數會改變 GA 的流量來源呈現
接著將這個網址放到你想要曝光的位置,曝光之後任何點擊這個網址到達我網站的人
utm 網址參數都會將這些資料按照我的設定送到 GA 的報表裡面(網址產生器的使用結果如下圖)
那產生器裡的,我剛剛輸入廣告活動名稱又是做甚麼的?假設我這寄送了多組不同的E-Mail,我的來源、媒介都設定為 email / subscription。那要區分這幾天不同的 E-Mail 帶來的流量有多少,我可以在剛剛輸入的”廣告名稱”的維度去做區分
下圖中我們現在的範例就是我不同封 E-Mail 發送,以廣告活動作為維度,區分為多個流量來源,以我自己的習慣來說,如果是第 38 期的 E-Mail 我會在廣告活動前面寫 138,如果是第 45 期則會寫 45(以此類推..),我就可以更有效評估到底哪一期的 E-Mail 帶來的成效比較好
透過網址產生器你總共可以更改五個維度資料,分別是 Campaign Source (來源) 、Campaign Medium(媒介) 、Campaign Content (廣告內容) 、Campaign Name(廣告活動)、Campaign Term(關鍵字)等維度
網址產生器常見的用法
- 社群網站流量追蹤
實務上網址產生器最常用在追蹤社群網站的行銷活動,如果沒有利用網址參數設置、規劃,GA 只會把 facebook 帶給你網站的流量都顯示為 facebook.com / referral。
- LINE、APP經營
如果你的公司有經營LINE、或自家的APP,你會想知道LINE的哪一則貼文成效比較好,這時候你也可以在不同的貼文連結掛上網址參數加以更改來源、媒介來做成效追蹤。
- 關鍵字廣告
如果你使用 google adwords 關鍵字廣告,adwords 有 auto-tagging (自動標記)的功能,你不需要特地設置utm網址參數就可以在 GA 看到整理好的數據,但如果你想手動更改報表內的樣子,你也可以透過網址產生器來做更改
- offline / QR code流量追蹤
若你的實體活動有發送傳單給參加活動的人,同樣可以用網址產生器追蹤活動的成效:只要先掛上utm參數,並將網址放到QR CODE產生器 ,接著再把QR CODE印到傳單上即可,所有掃描你的QR code 到訪網站的流量都會因為網址參數被額外歸類出來。
使用Google Analytics網址產生器注意事項
使用網址產生器有兩點要注意:
- 網址太過冗長
因為網址帶著一長串的 utm 參數,如果你直接把這一長串網址貼出去
有時候會造成使用者不便、觀感也不好
這時候最好記得使用 Google URL Shortener ( Google 縮網址工具)來縮短你帶有參數的網址,再將連結曝光出去
- 使用者加入書籤
如果訪客從你帶有參數的網址進入你的網站,並帶著同樣網址加入瀏覽器的書籤,那訪客下次從書籤、我的最愛進來的時候,到 GA 報表內會依照 utm 參數所設置的來源、媒介呈現出流量的來源。
這部分需要特別注意,否則會錯誤判斷流量的來源。說不定你行銷活動結束後,還是會看到你設置的來源/媒介還帶有流量,那代表使用者已經將你的網站收藏到瀏覽器的書籤中了